![]() |
【文化遗产】用木板和刻刀“雕刻”古画的非遗传人 |
|
【wenhuayichan】2013-3-20发表: 用木板和刻刀“雕刻”古画的非遗传人 魏立中在刻板,刻完这块金刚经刻板需要3个月时间。魏立中1990年进入中国美术学院,主修版画制作,并很快遇到了杭州有名的木版水印大师陈品超。人称陈一刀的陈品超觉得魏立中是个可造之材,便开始向他 用木板和刻刀“雕刻”古画的非遗传人魏立中在刻板,刻完这块金刚经刻板需要3个月时间。 魏立中1990年进入中国美术学院,主修版画制作,并很快遇到了杭州有名的木版水印大师陈品超。人称陈一刀的陈品超觉得魏立中是个可造之材,便开始向他传授木版水印的技术。 从提刷吊耙基本功开始练起,磨出一手老茧后,魏立中终于学成一手好功夫。在上个世纪末,不顾家人的反对,魏立中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到杭州十竹斋版画艺术品有限公司,20年来他一直坚守着木版水印的传承和发展。 今年2月,魏立中与其他几名艺术家在历时4年、雕刻1000多块木版后,完成了1:1《富春山居图》的木版水印制作,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获得了很大关注。之后,他又把目标定在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五牛图》上。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在四处选址,准备筹建国内首个木版水印艺术博物馆,全面展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魏立中告诉记者:我的时间真的不够用,现在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只要这项技艺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我死而无憾。 位于杭州市区的杭州十竹斋艺术馆300平方米的空间里,2/3的空间用于展览木版水印精品。这里既是我的工作室,也是木版水印的小型博物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零距离接触木版水印,喜欢上这项古老技艺。 魏立中说。 一块木版只能使用两三百次,然后报废。留存世上的古代木版,只能作为印刷史发展过程的见证。魏立中说,木版水印对操作者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懂绘画、雕刻,还要懂木头和纸。培养一个能完成全套木版水印工艺的人大约要5年。如果想成为顶尖的工匠,则需要漫长的磨练。 为了培养传承人,2011年6月22日,魏立中在中国美术学院设立了木版水印奖学金,6名优秀的木版水印专业毕业生得到了奖励。 相较现代印刷技术,木版水印作品无网点,尺寸可以无限长、颜色可以用国画的颜料,这些技术特点决定了木版水印作品不是简单的印刷品。木版水印作品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必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能再有良好的技艺传承,发展指日可待。魏立中信心满满。 木版水印,专业学名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是对中国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复制的传统工艺。此项技艺是在明代发明的饾版、拱花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木版水印的制作过程分4步:一是勾描,根据原作上笔触的枯湿浓淡、设色的微妙变化,对原作分组分版,然后用毛笔勾描在雁皮纸上;二是刻板,把勾描好的刻稿反贴在梨木板上,用各种刀具刀法精雕细镏,制成饾版或拱花版;三是水印,根据原作用材、颜色及笔触轻重,将水墨或色彩刷掸在已刻好的许多块木版上,然后把这些版子一一在宣纸或画绢上套印;四是装裱。 上世纪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在杭州成立了水印木刻工作室,其后又成立了水印工厂,在陈品超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重新翻刻了《十竹斋印谱》,与此同时翻刻和复制的,还有一批书画名作,使得写意水墨画复制技术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2008年,木版水印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木板刻刀雕刻 文化遗产wenhuayichan相关"用木板和刻刀“雕刻”古画的非遗传人"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文化遗产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文化遗产wenhuayichan的支持,对于用木板和刻刀“雕刻”古画的非遗传人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瓷砖相关 陶瓷文化 文化运动 文化牌 ,本资讯的关键词:文化遗产雕刻木板 (【wenhuayichan】更新:2013/3/20 20:02:17)
![]() |
![]() |
资讯中心,相关泛建陶家居资讯,企业新闻、企业相关发展以及产品销售。把握佛山陶瓷网,把握行业脉搏。这里提供相关关于公司厂家新闻、资讯和联系,工厂商家价格信息,发布商业供求招商商业资讯。佛山陶瓷网陶瓷行业第一综合商务资讯服务网站。手机移动版佛山陶瓷[佛山陶瓷网] |